在澳洲遭遇“網路霸凌”,應該沉默嗎?

在澳洲遭遇“網路霸凌”,應該沉默嗎?

Published on 26/08/2020
Last updated on 18/12/2023

最近頻頻爆出關於布裡斯班移民仲介的各種新聞,其中對於仲介的指控有真有假。

在澳洲遭遇“網路霸凌”,我該怎麼辦?
在社交平臺上發佈不實言論,算誹謗嗎?
有人在微博、微信或是Facebook上惡意攻擊我,我能維權嗎?

隨著互聯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你在哪個國家,身處哪個行業,都能看到“網路霸凌”這個日漸嚴峻的問題。 甚至你可以時常在網上看到“今天,你被網路霸凌了嗎? 今天你被點讚綁架了嗎?”等熱門話題。

目前各國對網路霸凌日漸重視,且應對“網路霸凌”的法律制度日漸完善。 在遇到相關問題是,請不要沉默,請不要用善意的無視,助長“網路霸凌”的氣焰。

不管你扮演的是受攻擊的“網路霸凌”角色,還是”霸凌者”角色,你都能用法律維護自身的權利,回擊“可畏的人言”。

本月,逸升法律就接受了一位被抹黑的布裡斯班移民仲介的委託。 我們短時間內説明受害人解決了糾紛,化解了不實言論散播的不良影響,獲得了謠言傳播人的道歉。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分享下關於誹謗(defamation)的法律知識。

A person typing on a computer with text 網絡霸凌不容忽視:澳洲法律如何幫助您維權?

1. 基本常識

1.1 什么是“誹謗”

誹謗 一般可以理解為將損害個人或企業聲譽的虛假資訊公之於眾的行為。 誹謗可能對個人或企業的正常工作與業務造成傷害,因此人們需要對此引起重視。

一般來說,必須要滿足以下3個要素,才能算作誹謗:

  • 信息必須經由傳播媒介(媒體,印刷發行或演講等)被傳達、發佈給了第三方。
  • 原告必須證明誹謗資訊指向自己。 誹謗資訊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對所述事實有一定瞭解的人能合理判斷出該資訊指向受害人,這樣就構成了誹謗。
  • 發佈資訊屬於”誹謗類資訊”。文章、廣告、廣播、圖片甚至手勢等任何可以被傳達給第三方的都可能成為“誹謗資訊”。

1.2 在社交媒體(微信,微博等)上發佈的言論會構成誹謗嗎?

社交媒體上的個人言論也算是一種發佈(publication)。

在這個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傳媒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報紙、雜誌、電視,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媒體。 只要資訊被傳達給了除攻擊物件外的第三方,無論是發微信朋友圈、微博還是Facebook等,這些都可以作為誹謗證據被提交給法庭。

2. 我被誹謗了!

如果我被誹謗了, 該怎麼辦?

一般來說,個人、非盈利組織和非上市公司(雇員少於 10人)都可以向法院提出“誹謗”的民事訴訟。 對公司規模的規定是避免大公司利用起訴來壓制公眾對其的聲討。

作為受害人,您需要有證據證明誹謗確實發生了,而且對您造成了傷害和損失。 並且起訴的物件要非常明確,要可以確認到個人或組織。

如果您認定某人的不實言論對您構成誹謗,並且無法通過和對方協商獲得道歉或阻止其繼續誹謗行為,建議您儘快進行法律諮詢。 一般律師會通過發送律師函和警告信,要求對方立刻停止誹謗行為並道歉,給出名譽被損傷的補償方案。

如果調解不成功,就需要進入民事訴訟環節了。

3. 我被告誹謗了!

3.1 我被指控誹謗,該怎麼辦?

如果你被告誹謗了,你可以根據以下理由為自己辯護:

  • 你發佈的是真相。 你必須可以證明發佈的材料或者信息是真實的。
  • 你擁有法律專業特權(Absolute Privilege & Qualified Privilege)。例如,你將材料或者資訊傳達給法庭,協助。僱主與雇員的溝通,協助。員警與受審人的溝通等等。
  • 你發佈的是公共材料。 即使你不發佈,其他人也可以獲取。
  • 你就自己的親身經歷,客觀的發表自己的觀點。 如果你僅僅是基於真實情況表達自己的觀點,並且行為是符合公共利益的,那麼就不算是誹謗。
  • 您發布是瑣碎之事(Triviality)。 如果你可以證明所謂”誹謗”之事是微不足道的,並不會對受害人造成實際傷害,那麼原告可能會敗訴。 這種情況通常見於家庭內部,親戚之間的無傷大雅的閒談。

3.2 我被告誹謗他人,会有哪些后果 ?

受害人可以要求你公開道歉,也可申請經濟損失和非經濟的損失(最高是AUD$250,000)的賠償。

例如,2014年 MrLevick 在他個人 Facebook 上發表了關於前妻的評論:

在澳洲遭遇"網路霸凌",應該沉默嗎?

就因為這短短一句評論, 法院最終以誹謗定罪並要求Mr Levick賠償前妻高達$10,000澳幣 的賠償。

4. 結語

澳洲是一個法治社會,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謹言慎行,可以避免“口誤”,惹事兒(官司)上身。

吐槽和信口開河,可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受到誹謗,如果您有證據,也絕不應該沉默。

逸升法律,您身邊觸手可及的法律專家。

[更詳細的信息請點擊以下鏈接]

What is Defamation?

Defamation Law in Australia

Defamation and social media: when old laws meet modern tech

特別聲明:本文版權屬於逸昇法律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本文僅供參考,不可視為法律建議。逸昇法律不對任何依賴本文內容而採取或不採取行動導致的法律責任。具體個案請聯繫本事務所進行諮詢。

想要了解更多資訊?現在就聯繫我們吧!

我們將竭誠為您解決各類法律問題!
分享此文章